李海平:转方式调结构·做强中通客车

2010年12月14日

 -----新华社记者专访中通客车董事长
  

  中通客车董事长李海平
  
  访谈背景:近期,由于中通客车的市场占有率的迅速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吸引了国内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于是,新华社记者走进中通客车,对公司董事长进行了深入访谈,下面是访谈实录,原文如下:
  
  [主持人]
  
  面对全球面对金融危机,中通客车是如何利用发展"新能源"来应对挑战和考验的?
  
  [李海平]
  
  新能源的广泛利用是一个划时代的革命,特别是电动汽车代替传统的燃油汽车,使汽车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相比传统的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显著特点就是节能环保。中通客车是唯一一家承担国家十一五"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即"串联混合动力客车产品开发"和"奥运用纯电动客车整车研发"项目的企业,我们的低地板混合动力客车和奥运用纯电动客车,采用国际一流水平的电控系统,实现每公里耗电量仅为1.1度;同时,选用锂电池驱动,完全达到"零排放"标准,充电一次能够持续行驶250公里,节能、环保效果非常明显,中通纯电动客车代表了目前我国纯电动车领域先进水平。新能源客车目前发展最快的是油电混合动力客车,这种车一般具有一套电动机和一套燃油发动机,通过两套系统之间的能量转换,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新能源客车不是传统意义上产品的升级换代,而是一场汽车的革命,我们紧紧抓住了这场汽车革命的机遇。现在,当许多企业开始着手这个题材时,新能源客车在中通已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中通客车运作新能源客车项目已经有5年之久,目前已经有两个"863"项目通过了验收,还有一个项目正在进行中。由此可见,中通客车新能源项目的发展不是在以往发展战略上的延长,虽然方向一致,但科研层级却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多年的探索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新产品的开发不能仅局限于现有产品的发展,而应当面向未来的市场、未来客户的需求,这是奠定今天中通客车在新能源市场地位的关键。我们的技术创新得到了科技部和全国各界的关注。
  
  国家对新能源行业十分重视,大力倡导发展新能源产业。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制高点的产业来抓。不仅对新能源汽车给予极大的关注和鼓励,还给予了十分优惠的政策,拿出一定金额的财政补贴,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通客车将新能源作为战略发展重点,已成为财政部补贴目录的第一家企业。2009年,经过激烈的竞标,中通客车以第一名的成绩与济南市电动汽车运营有限公司、济南市公交总公司签订了近200台新能源客车,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主持人]
  
  中通客车为什么选中新能源作为发展方向?
  
  [李海平]
  
  首先就社会而言,一个产品行业的发展,是与人类的进步、社会的进步分不开的;从长远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汽车行业,是要消耗能源的,而汽油、柴油是有限的不可再生能源,必须考虑能源替代的问题;从长远的行业发展前景来看,新能源产业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等是可再生的,可长期利用的,必然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在我们确定发展方向时,国际上一些大企业也已经在进行研究。公司要想持续发展,谋求战略发展,生存下去,不仅要考虑与事业伙伴的合作共赢,还要考虑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共赢。一个小企业要考虑明天的话,必须将眼光放得更长远、更宽广。这个项目的研发我们并不是业内最早的,这个系列项目的研发始于"十五"的末端。所不同的是,我们的研发进入了"十一五"的"863"计划。
  
  [主持人]
  
  中通客车在技术方面是如何抓创新的?
  
  [李海平]
  
  首先要明确创新是什么,创新的起点在哪里?创新首先要了解未来市场、未来客户的需求,将产品的研发定位于研发出适用于未来的产品和技术。我们常说要重视市场,重视用户,但不是重视用户眼前的需求。受各种因素的限制,用户不可能在技术上、在行业的技术发展层面上,有足够的前瞻性,不可能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规律,甚至不可能准确、全面地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和未来愿望,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企业的技术创新必须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具有长远的眼光、战略意义的思考。怎样才能够具备,或者说训练出这样的眼光?这就是第二个要点,创新要善于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和框架。具体到我们这个行业,传统的思维框架就是常规的汽车、柴油车,下一代或更高层面的产品和市场是什么,我们必须深入研究,重点考虑。到了新能源客车这个层面,我们也考虑到它是一个崭新的东西,研发试验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但无论成功与失败,都不能等用户表现出需求之后再行动。现在从国家的政策到用户的动向都对这样的环保产品给予了关注,我们的产品也已经做到第6代了。经过这6代研发的磕磕绊绊,经过这6代研发的反复实验,无数的失败成就了新能源客车的发展。怎样使眼光和思维保持新颖,比较超前?这就是第三个要点,创新要有专业技术支撑的信息渠道。我们在工作安排中,已经习惯于有一部分人为现在市场上的客户服务,另外还有一部分人的主要任务是跟踪行业前沿,从技术发展的层面上持续不断地系统研究未来的产品应当是什么,我们的同行在干什么,我们的对手在干什么。
  
  [主持人]
  
  请您谈一下,外部环境对成就中通事业的作用。
  
  [李海平]
  
  新能源客车的研发是一项世界性的课题,工程异常复杂庞大,很多技术在行业里都还是空白,需要攻克大量的难关。我们处在这个行业,为将来的生存发展和国家、社会的需求考虑,就必须研究开发新能源客车。我们选择了这样的发展战略,就等于选择了艰难困苦,历经艰难我们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与外部环境的支持是分不开的。项目受到了山东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山东省科技厅和经贸委已把该项目列为山东省"十一五"重大专项,从政策、资金和环境等方面对电动客车项目予以大力支持。聊城市政府拿出专项资金支持研发,并确定"十一五"期间每年要逐步增加专项资金额度。领导如此重视创新项目,在政策方面的支持和资金投入也坚定了中通客车将电动客车产业化的信心。我们与许多大学和研究所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清华大学、中国客车技术中心、南车电力机车研究所、春兰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科院、中信国安盟固利、同济大学、吉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聊城大学的专家,曾给予我们有力的技术支持。所有这些,都强力支撑了中通客车的创新发展。好的环境条件不仅是我们成功研发和生产经营新能源客车的保障,也必将激励我们在已有的基础上展开更高层级的技术创新,为祖国和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新华社记者:刘炜景洪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