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3万辆新能源及节能型客车基地隆重奠基

2011年05月15日

  绿色中通,乘风启航。2011年4月16日上午,中通客车3万辆新能源及节能型客车基地奠基典礼在山东聊城隆重举行。新厂区的建设将成为中通客车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聊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林峰海以及省、市各有关部门领导出席奠基典礼
  
  此项目的奠基,标志着中通新能源与节能型客车在产能规模化、产品市场化方面走在了行业的前沿,标志着山东省、聊城市新能源汽车迈向产业化和市场化重要阶段,项目投产,必将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推动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向前健康地发展。
  
  中通客车董事长李海平介绍中通客车新基地相关情况
  
  中通新能源与节能型客车基地项目位于聊城市经济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与三条100米宽的主干道相邻,能较好地保证物流畅通。项目总占地面积60.4hm2,总投资11.38亿元,新生产基地建成后,将达到年产1万辆新能源客车和2万辆节能型客车生产能力。项目按“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进行,一期建成后将达到年产12000辆大中型客车的能力。规划过程中既结合现状,分析行业,又渗透欧洲客车生产理念,保证了在自动化水平、工艺水平、质量保证能力等方面均能达到行业乃至国际一流水平。项目主要建设生产车间、国家新能源及节能型客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配套设施,项目新增检测及辅助设备811台。建成后公司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20亿元,利税8亿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中通新能源与节能型客车基地项目规划图
  
  新能源汽车是国内汽车技术赶超世界汽车强国的一次机遇,更是中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中通客车重视技术创新、重视科技研发,新能源客车项目吻合国家发展纯电动客车的技术方向,此次新基地奠基,必将开启中通新能源客车跨越式发展。
  
  中通客车从04年开始立项投入新能源研发,新能源项目走出了一条产业化之路。2004年,公司确立了电动客车发展战略,按照“整车带动、集成创新”的原则,提出了“以发展混合动力客车为主,探索纯电动客车在特定区域使用,跟踪燃料电池发展趋势”的技术路线。2006年,按照“聊城示范、立足山东,走向全国”的示范推广方案,混合动力客车率先在聊城示范。混合动力和奥运用纯电动客车获得国家863立项。2007年,中通斥资5600万元建立新能源客车工程中心,成功研发出奥运用纯电动客车,混合动力客车在北京示范,开始迈出工程化步伐,突破了规模化生产工艺核心技术,建立起完善的生产一致性保障手段,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销售。多年来,中通累计在新能源客车研发上投入2.2亿多元,其中仅2010年就投入6000余万元。
  
  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两大研发平台的支持下,中通客车已掌握了电机驱动、电池成组应用和整车控制三大核心技术,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产品涵盖纯电动旅游团体客车、纯电动公交客车、PLUG-IN混合动力客车、串联混合动力客车、并联混合动力客车等系列车型,并且在多地示范运营。09年至今,累计销售新能源客车400余辆,分别销往北京、天津、上海、济南、泰安、莱芜、聊城、杭州、新加坡、台湾等地。经过多地域、长时间的运营,截至2011年3月底,中通新能源客车已经累计行驶一千三百余万公里,车辆运行情况良好,节能减排效果显著,达到了示范运行的目标。期间,中通新能源客车成功服务北京奥运会和济南全运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中通客车以‘创新科技,领航绿色交通新时代’为使命,在为社会和用户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还兼顾着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开发新能源与节能型客车、实施节能减排是中通客车义不容辞的责任。”李海平董事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能源及节能型客车基地对中通客车而言,不仅是在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上的提升,更是生产工艺和研发能力整体的脱胎换骨,新基地内将打造一条超国际一流的阴极电泳线,以及采用全承载、脱壳生产等先进生产工艺,大幅提升中通客车公司和产品的综合竞争能力。
  
  董事长李海平、总经理孙庆民同参会领导、嘉宾一起为中通新能源与节能型客车基地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