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平谈中通“双百亿”目标

2011年08月30日

 在专业生产客车40年的历史时刻,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个在外界看来相当具有挑战性的计划:到“十二五”末,实现产值、市值双超百亿元的战略目标。
  
  对于目前市值和产值都只有20亿元左右的中通客车来说,实现“双百亿”目标意味着未来5年内要让这两个指标全部翻两番多,挑战之大不难想象。然而,谈起这一点,中通客车董事长李海平却一脸平静。“我们有40年专业设计、制造客车的积淀,现在到结果的时候了。”想象中掷地有声的一句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就像拉家常,一如他领导的这家企业,在大多数时候低调而沉默,却不时给业界带来惊喜。
  
  全力以赴,打好这场大仗、硬仗
  
  和李海平的表情和语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7月6日中通专业生产客车40周年庆典上群情激昂的场景。红旗招展、歌声嘹亮,让人联想起一场大仗前必不可少的动员和誓师。集体宣誓时,主席台上的李海平也庄严地举起了拳头。
  
  “这就是一次誓师大会,我们必须全力以赴达到这场大仗、硬仗。”李海平对记者说,语气依然平静,但誓师大会、大仗硬仗等说法显示出“双百亿”目标在他心中的分量以及对中通客车的意义。
  
  已有近30年厂龄的李海平,见证和参与了中通客车发展史上的很多重要事件,包括建厂后遭遇的第一次产品积压、与亚星客车的前身扬州客车厂并称“南扬北聊”、股票在深交所上市、引进荷兰BOVA豪华客车技术、重组新疆客车厂、开发出我国首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电动客车等。这些经历,让他能够敏锐地从如今平均年龄30岁、平均工龄不到10年的员工身上,发现中通客车40年来积淀的精神财富。
  
  “中通是一个心中有梦的企业,我们始终坚信自己能做好。”李海平告诉记者,中通客车的前身靠生产算盘珠、犁头起家,底子相当薄,但从没有放弃过努力。上世纪70年代初,“文化大革命”使很多企业的生产无法正常进行,他们却想方设法争取到生产客车的机会,并在1971年7月完成了第一辆客车。
  
  40年来,中通客车创造过人均效益居全国交通行业首位、客车产量居行业第二位的辉煌,也经历过被竞争对手超越的无奈;在新能源客车特别是电动客车的开发中走在行业前列,但至今还没有确立明显优势地位。“我们不甘心就这样下去,希望企业发展得更好、更快。”李海平平静而坚定地表示。
  
  把“发展得更好、更快”落实到具体目标上就是“双百亿”。在李海平看来,中通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根本保障就是40年来逐渐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一是诚信,做有道德底线的企业;二是专业,用专业的思维、思路造客车。
  
  做有特色、有特点的客车企业
  
  “双百亿”目标对中通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不妨看一些相关数据。
  
  先看市值:在我国大中型客车行业的多家上市公司中,目前市值超过百亿元的只有宇通客车一家,其他公司的市值大多都在二三十亿元。
  
  再看产值:按照每辆客车均价30万元计算,要实现100亿元产值,客车年产量要达到3.3万辆,而2010年年报显示,中通客车生产客车8741辆、销售客车8907辆,实现销售收入20.08亿元,每辆客车的均价是22.54万元。
  
  显然,要实现“双百亿”目标,中通客车既要加快发展速度,更要尽快完成结构调整。在宇通、金龙等强势企业的包围中,要做到其中的一点都不容易。但是,记者在李海平的脸上既没有看到压力,也没有看到紧张,表情依然那么平静。“中通永远和自己比。我们不做全能冠军,但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有几个第一。”他说。
  
  新能源客车无疑是中通客车的特色之一。作为惟一承担三项国家“863”课题的客车企业,截至目前,中通新能源客车已获得17项专利,有11款产品进入国家汽车产品公告和补贴目录,不仅批量销往北京、天津、上海、杭州、济南等城市,还出口到台湾地区和新加坡。截至2011年3月底,中通新能源客车已累计行驶1300多万公里。
  
  今年4月16日,中通客车3万辆新能源及节能客车基地在山东聊城奠基,标志着这家拥有40年专业制造客车历史的企业站上了新的起点。“在新能源客车领域做到第一是我们的目标。”李海平告诉记者,中通新能源客车的实际运营效果比较令人满意,节能降耗水平和可靠性都得到了用户的肯定。去年,他们仅在山东省就销售新能源客车200辆,今天有望大幅增加。此外,他们还拥有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的技术储备。
  
  在李海平的谋划中,海外市场是中通改变“一通三龙”主导格局的另一个突破点。他心目中的标杆不是身边的竞争对手,而是远在巴西的马可波罗公司。这家企业每年2万多辆的客车销量中有7000辆出口,并在俄罗斯、南非、墨西哥等地完成了生产布局。
  
  让李海平高兴的是,今年上半年,中通大型客车销量同比增长40%,海外市场销量同比增长50%,均领先行业。
  
  和未来的事业比,最缺的永远是人才
  
  从1994年至今,李海平先后担任中通客车总经济师、副总经理、总经理和董事长。在他的领导下,中通客车完成了欧洲豪华客车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成立了轻型客车公司,重组了新疆客车厂,建立了国内客车行业首个国家级试验室。他很清楚,人才队伍的培养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未来的事业相比,和企业的发展目标相比,我们缺的永远是人,特别是具有较高素质的人。”他对记者说。
  
  为了不断提高全员素质,李海平和他的团队从普通工人抓起,动了不少脑筋。引进BOVA客车技术后,他们先后派出120名一线工人赴荷兰学习,其中20人学习时间达到半年。现在,这批人都成了企业的主力。2006年,他们又建立我国客车行业的第一所企业职工大学——中通教育学院。目前,中通教育学院仍在为企业培养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
  
  今年5月12日,“山东省技师工作站”在聊城揭牌,中通客车成为国内客车行业首家拥有省级技师工作站的企业。更让李海平感到自豪的是,山东省现有6个省级工人技师,3个在中通。
  
  去过聊城的人都知道,这里即不通航班,也没有始发火车,走高速公路到聊城还必须经过济南。在这种不利条件下,中通如何吸引和留住更多高素质人才,以保证“双百亿”目标的实现呢?李海平的答案是:一靠文化,二靠制度。
  
  “聊城是一座文化古城,在古老中华文明熏陶下形成的企业文化是中通的软实力。”李海平告诉记者,聊城这座运河古城培育了很多仁人志士,包括当代著名大师级学者傅斯年、季羡林。“在中通,这种文化传统已经渗透到员工与客户、供应商及同事交往的各种细节中,有人总结为‘车道、人道、厚道’。”他说。
  
  在制度建设上,李海平非常强调沉淀。“管理也需要沉淀。”他说,“只有经过沉淀的制度,才不会仅仅挂在墙上、写在纸上。”
  
  53岁的李海平把青春留在了运河畔的聊城,把全部才学都献给了中通客车的发展,如今又带领企业踏上了“第二次创业”的征程。“人的一生中,真正的机遇碰不到几次。对于企业而言,也不会太多。”他非常肯定地说,“中通能为中国客车行业做点事情。”